A+ A-
A+ A-

秦国,世居西隅。

自孝公起,颁布求贤令。

凡出奇计强秦者,与之分土。

商君变法,助秦国脱胎换骨。

越来越多的人才也注意到了秦国。

只要他们有能力,便可得到重用。

商鞅,张仪,范雎……

代代秦相皆可搅动天下风云!

对文士而言,去哪都是打工。

为何不挑个好点的老板呢?

秦国的确是不懂文事。

可他们尊重文事!

只要有才能,便可脱颖而出!

这是别的国家所不能给的。

就如趾高气扬的姚贾。

若无秦王,焉有他的今日?

能力很重要,舞台更重要!

没有合适的舞台,必定处处碰壁。

其余使臣面面相觑。

他们心里也都是暗道不好。

秦国开出了极高的条件。

甚至舍得拿出六座城邑!

赵国恐怕是不会拒绝。

“不知其余使臣能开出什么条件?”

中年人缓步走出。

他手握王诏,看向公孙劫。

“公孙先生,某为燕国使臣。”

“任太子太傅。”

“太子丹自归国后,总挂念先生。”

“听闻先生受了委屈,故遣某使赵。”

“燕国出自姬姓,立国已有八百年。”

“昔昭王复国,广纳贤士励精图治。”

“重用乐毅合纵攻齐。”

“又令秦开破东胡、征朝鲜,盛极一时!”

“今太子丹也有强国之心,恳请先生入燕。太子丹立下盟誓,若先生愿意辅佐,他可与先生共治燕国。”

“承蒙太子信赖。”

公孙劫只是抬手示意。

他和太子丹当然也有些交情。

但只是君子之交,淡泊如水。

当时太子丹质于邯郸。

他与太子丹聊过几次。

觉得这人太过迂腐。

没有半分做大事的魄力。

就有点类似秦末的扶苏。

就他在历史上干的事,也很愚蠢。

将国家希望,寄托在个刺客身上。

想着行刺秦王。

不论成功与否,燕国必灭。

秦国虎狼会带着滔天怒火,攻打燕国。

届时便是不死不休的屠城。

只为了给他们大王报仇。

如此不顾后果的决策,就是蠢!

他给过太子丹建议。

让他效仿赵惠文王,弑父上位。

就算弑父,私德有亏又如何?

国君最重要的是能力,而非德行。

彼时赵国文有蔺相如,武有廉颇。

敢战而常胜,国力空前强大。

可谓山东六国之首!

但被太子丹断然拒绝。

还斥责他心肠歹毒!

自那后,公孙劫就没啥好脸色。

他去了燕国,恐怕也会处处受制。

现在说的好听,也只是画饼而已。

就像当初赵王迁还给他下跪。

说此生必定不会辜负相邦。

可结果呢?

这种话听听就好。

……

李牧双手紧紧握拳。

时不时看向赵王迁。

难道大王就看不到这些吗?

他们前脚放出废相的消息。

五国使臣便急不可耐的赶来邯郸。

为此更是开出无比丰厚的条件。

就是为了邀请公孙劫归国。

如此还不能证明他的能力吗?

赵国放走公孙劫,会后悔的!

他几乎是用上哀求的眼神。

可赵王迁却始终视若罔闻。

就好似是压根没瞧见。

举起酒樽与群臣对饮为乐。

“诸位的心意,寡人都明白了。”

“可建文君终究曾是相邦。”

“他要去往何处,还得看他的。”

赵王迁似笑非笑,看向公孙劫。

他其实巴不得公孙劫去秦国。

在他看来,公孙劫就是名过其实。

他不否认确实有些本事。

可总是喜欢折腾。

最后就是功大于过。

对国家而言并无好处。

现在对赵国威胁最大的就是秦国!

秦国已经灭韩,剑指三晋。

公孙劫去了秦国反而更好。

要是搞几回变法,秦国也得垮!

关键会让秦国离心离德!

那赵国不就安全了吗?

他会让公孙劫自己选,也是别有用心。

山东六国最大的敌人就是秦国。

他也不好拒绝魏楚四国。

可要是公孙劫自己选的呢?

好处都归赵国。

黑锅那自然都是公孙劫的。

届时更能坐实公孙劫是秦狗的事实。

毕竟四国出使,可他偏偏选了秦国。

这不是秦狗是什么?!

……

公孙劫也都明白。

他缓缓站起身来。

看了眼对面无比紧张的李牧。

这是他给赵王迁的最后一次机会。

“若劫依旧选择赵国呢?”

“不知大王能否让劫官复原职?”

“公孙先生!”

姚贾顿时急眼了。

你们君臣玩我们呢?

他们可都是带着十足的诚意前来。

结果给他们整这出?

公孙劫只是抬起手来。

示意他们勿要多言。

这是他欠李牧的。

所以,他愿意给赵王迁次机会。

此次过后,便恩怨两清。

李牧见状是连忙走出。

“臣跪请大王同意!”

“建文君有经天纬地之才。”

“我赵国,离不开建文君!”

言罢,他便长跪不起。

他是武将,有着自己的尊严。

可他不愿看着公孙劫就这么走了。

如此,赵国就真的没希望了!

现在,不论他是跪着还是站着。

只要能让公孙劫留下,他都愿意。

“呵,武安君这说的什么话?”

“不是大王不留,是建文君嫌我赵国小。”

郭开则是笑呵呵的跳了出来。

他看着李牧,不屑冷笑。

“武安君不如先问问清楚。”

“建文君真的愿意留在赵国?”

“在我看来,他早就想走了。”

“怕是早些年就和姚使接触过。”

“否则姚使又岂会高价卖粮给他呢?”

郭开面露讥讽。

其余百官皆是纷纷附和。

“如此相邦,谁爱要谁要。”

“竟然暗中花高价自秦国购粮。”

“建文君是赵国还是秦国的相邦呢?”

公孙劫没有理会这些人的声音。

他只是抬头看着赵王迁。

傲然而立,如寒梅绽于雪中。

只要赵王迁点头。

他可以既往不咎!

这是他最后报答李牧的方式。

姚贾则是差点没笑出声来。

还真是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。

他其实还有些担心公孙劫不选秦国。

届时不论是楚国还是魏国,都很麻烦。

没曾想,郭开就把人往秦国推。

关键举得例子更是愚蠢至极。

高价买粮?

废话,买的可是军粮!

是从秦军粮仓匀出去的。

还得千里迢迢运至赵国。

若不涨价卖,秦国不成资敌了?

而且就算涨价,秦国反对声也甚多。

认为就该看着赵国内乱。

让他们粮食耗尽!

是秦王政力排众议。

决定给公孙劫个面子!

结果公孙劫成了通敌叛国的秦狗?

现在姚贾是愈发的佩服秦王。

区区十万石粮食,就能让赵国内斗。

这笔买卖可太划算了!

小说《被赵王赶走,始皇拜我为丞相》 第8章 试读结束。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